军工板块:北斗产业步入高速成长期
2013年01月14日来源:0
分享: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于2012年12月27日正式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北斗产业步入高速成长期。北斗产品已逐步应用于星船载、战斗机、舰艇和制导武器等国防领域,国防应用将是产业发展初期的主要驱动力。
相比于2011年开始试运行之时,北斗服务性能已大幅提升。服务区域由去年的东经84-160度扩展至东经55-180度;定位精度由水平25米、高程30米提高至水平10米、高程10米;测速精度由每秒0.4米提升至0.2米。在中国及周边地区,北斗系统服务性能与GPS基本相当,并能提供独有的短报文通信功能。
北斗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拉开了产业发展的序幕。根据专家的预测,到2015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有望形成1500亿的规模,2020年达到4000亿。按照北斗的发展计划,到2015年北斗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15~20%,2020年达到70~80%,未来10年将是北斗导航产业的高速成长期。
国防应用率先启动,行业示范项目有望加速推进。应用初期,北斗产品在价格方面不具备优势,政府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将起到关键作用,我们判断行业将沿着国防-重点行业-大众应用的路径发展。北斗产品已逐步应用于星船载、战斗机、舰艇和制导武器等领域,国防应用成为产业发展初期主要增长动力。行业层面,交通部示范项目已在9个省市的10万辆车上进行安装测试;珠三角示范项目已在1万辆车上进行测试;气象局示范项目已完成样机研制,正在推广阶段;而包括北京市和深圳市在内的多个省市已出台了相应的北斗产业发展规划。未来随着相关政策和规划的陆续推出,重点行业示范项目有望加速推进。此外,我国政府积极推动北斗导航走出国门,目前已与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多个亚太国家和组织进行了交流,并致力于推进“北斗”加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框架,中长期来看,海外市场也将成为重要的驱动因素。
目前,北斗导航等利好还未在股价上完全反映,随着市场情绪的恢复以及行业基本面的逐步改善,行业将逐步趋于乐观。北斗产业链包括空间星座、地面系统、终端设备和运营服务等环节,相关上市公司包括中国卫星、国腾电子、北斗星通、华力创通和合众思壮等,业务主要集中在终端设备和运营服务领域。我们最为看好中国卫星,公司在小卫星制造领域基本处于垄断地位,在国防应用领域同样优势明显,目前已形成了设计-制造-应用-运营服务的一体化业务体系,业绩增长确定性强。另外,重点关注拥有新型号交付、具备资产整合预期的相关企业,包括中国卫星、哈飞股份、中航飞机、航空动力和洪都航空。
相比于2011年开始试运行之时,北斗服务性能已大幅提升。服务区域由去年的东经84-160度扩展至东经55-180度;定位精度由水平25米、高程30米提高至水平10米、高程10米;测速精度由每秒0.4米提升至0.2米。在中国及周边地区,北斗系统服务性能与GPS基本相当,并能提供独有的短报文通信功能。
北斗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拉开了产业发展的序幕。根据专家的预测,到2015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有望形成1500亿的规模,2020年达到4000亿。按照北斗的发展计划,到2015年北斗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15~20%,2020年达到70~80%,未来10年将是北斗导航产业的高速成长期。
国防应用率先启动,行业示范项目有望加速推进。应用初期,北斗产品在价格方面不具备优势,政府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将起到关键作用,我们判断行业将沿着国防-重点行业-大众应用的路径发展。北斗产品已逐步应用于星船载、战斗机、舰艇和制导武器等领域,国防应用成为产业发展初期主要增长动力。行业层面,交通部示范项目已在9个省市的10万辆车上进行安装测试;珠三角示范项目已在1万辆车上进行测试;气象局示范项目已完成样机研制,正在推广阶段;而包括北京市和深圳市在内的多个省市已出台了相应的北斗产业发展规划。未来随着相关政策和规划的陆续推出,重点行业示范项目有望加速推进。此外,我国政府积极推动北斗导航走出国门,目前已与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多个亚太国家和组织进行了交流,并致力于推进“北斗”加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框架,中长期来看,海外市场也将成为重要的驱动因素。
目前,北斗导航等利好还未在股价上完全反映,随着市场情绪的恢复以及行业基本面的逐步改善,行业将逐步趋于乐观。北斗产业链包括空间星座、地面系统、终端设备和运营服务等环节,相关上市公司包括中国卫星、国腾电子、北斗星通、华力创通和合众思壮等,业务主要集中在终端设备和运营服务领域。我们最为看好中国卫星,公司在小卫星制造领域基本处于垄断地位,在国防应用领域同样优势明显,目前已形成了设计-制造-应用-运营服务的一体化业务体系,业绩增长确定性强。另外,重点关注拥有新型号交付、具备资产整合预期的相关企业,包括中国卫星、哈飞股份、中航飞机、航空动力和洪都航空。
- 热点关注 Hotat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