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再次探底后仍有望企稳
2013年07月10日来源:0陈 伟
分享:
上周市场的走稳并没有增强投资人做多的信心,本周一市场跳空低开,上证指数大跌2.4%,而周二虽然出现了弱势反弹,但成交量依然低迷,收盘点位也逼近前期新低。我们认为,近期一系列利空消息释放导致了市场二次探底,但市场再创1849新低的可能性较小。
负面消息被放大
周末证监会宣布国债期货已获批,两个月之后,将有望正式推出,考虑到国债期货市场巨大的容量,这让投资人担心股市资金的分流。
此外,周末公布了金融国十条措施,虽然该措施的落实对于促进经济转型和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但是短期对于市场相关板块也会形成冲击。
如意见指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探索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金融机构,要为银行创造更加宽松自由的经营环境,如扩大不良贷款的自主处置权,银行可以把存量的不良贷款用拨备核销掉或者卖出去。这虽然都有利于银行业的中长期发展,但短期却会给现有银行股带来业绩压力,如利率市场化的提速将压缩银行的利差,民营银行更多的崛起也会加剧银行业的竞争,银行更多不良贷款剥离也会使得短期利润受压。
再如国十条还提出适当放宽创业板对创新型、成长型企业的财务准入标准,这虽然有利于创业板的发展壮大,但却会降低人们对于创业板盈利增长的预期,短期对创业板偏空,而恰好周末又传闻即将开闸的IPO,创业板将成批发行,首批将有约30家,这都增大了市场对于创业板供给压力的担忧。
此外,本周的利空还来自于陆续将要公布的经济数据和中报披露,可以预期,由于先行经济指数PMI不理想,这些经济数据表现也不会好,如6月份PPI环比下降0.6%,而这也是连续三个月环比下降,这已说明受制于当前需求的疲软以及企业普遍的产能过剩压力,企业产品价格持续回落,这都增大了企业盈利增速继续下行的压力,而上市公司的中报风险也开始更多暴露,如从目前预告情况来看,在中国经济弱势的大背景下,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业绩整体不容乐观,截至7月7日,沪深两市已有991家上市公司发布中报预告,但预增企业未超半数,低于今年一季度6成的情形,这都使得谨慎的投资人选择提前退出以回避市场波动。
市场探底后仍有望回升
尽管在这些负面消息的冲击下,市场再次回落,但我们认为,市场跌破1849的可能性很小。
因为市场之所以创下1849点的新低,与当时流动性特别紧张以及人们的悲观预期放大有关。而目前形势开始逐渐稳定下来。
如管理部门表示,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因经济增速放缓转向宽松,也不因当前一时货币增长较快而转向紧缩,这表明下半年流动性增速虽然相对于上半年有所放缓,但仍会比较平稳,而从目前的市场来看,在管理层维稳的政策作用下,如央行已经连续两周全面暂停央票发行,实现了连续的资金净投放,市场利率也已经稳定下来,如8日隔夜回购加权利率收于3.25%,7天回购加权利率收于3.67%,已分别比6月20日创出的历史高点回落约850BP和800BP,货币市场利率也正逐步接近5月下旬流动性趋紧之初的水平。
再如中央虽然没有出台具体的稳增长措施,但是近期相关政策的落实将有利于稳增长,它们包括:国务院常务会议在部署审计后整改工作时指出,要研究激活财政存量资金,将更多财政闲置、沉淀的资金引导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这些领域包括棚户区改造、节能环保、公共服务业、城市基础设施等;金融“国十条”再谈到如何引导金融加快行业转型时也强调,金融要保证重点在建续建工程和项目合理资金需求,积极支持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工程建设。这都意味着更多的资金下半年将进入稳增长领域,从而有利于经济复苏。
因此,目前市场不必过于忧虑,下半年流动性的平稳以及经济环境的逐渐改善仍有利于市场走稳,等到下周市场消化完经济数据的利空后,市场在二次探底后有望缓慢回升。
负面消息被放大
周末证监会宣布国债期货已获批,两个月之后,将有望正式推出,考虑到国债期货市场巨大的容量,这让投资人担心股市资金的分流。
此外,周末公布了金融国十条措施,虽然该措施的落实对于促进经济转型和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但是短期对于市场相关板块也会形成冲击。
如意见指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探索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金融机构,要为银行创造更加宽松自由的经营环境,如扩大不良贷款的自主处置权,银行可以把存量的不良贷款用拨备核销掉或者卖出去。这虽然都有利于银行业的中长期发展,但短期却会给现有银行股带来业绩压力,如利率市场化的提速将压缩银行的利差,民营银行更多的崛起也会加剧银行业的竞争,银行更多不良贷款剥离也会使得短期利润受压。
再如国十条还提出适当放宽创业板对创新型、成长型企业的财务准入标准,这虽然有利于创业板的发展壮大,但却会降低人们对于创业板盈利增长的预期,短期对创业板偏空,而恰好周末又传闻即将开闸的IPO,创业板将成批发行,首批将有约30家,这都增大了市场对于创业板供给压力的担忧。
此外,本周的利空还来自于陆续将要公布的经济数据和中报披露,可以预期,由于先行经济指数PMI不理想,这些经济数据表现也不会好,如6月份PPI环比下降0.6%,而这也是连续三个月环比下降,这已说明受制于当前需求的疲软以及企业普遍的产能过剩压力,企业产品价格持续回落,这都增大了企业盈利增速继续下行的压力,而上市公司的中报风险也开始更多暴露,如从目前预告情况来看,在中国经济弱势的大背景下,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业绩整体不容乐观,截至7月7日,沪深两市已有991家上市公司发布中报预告,但预增企业未超半数,低于今年一季度6成的情形,这都使得谨慎的投资人选择提前退出以回避市场波动。
市场探底后仍有望回升
尽管在这些负面消息的冲击下,市场再次回落,但我们认为,市场跌破1849的可能性很小。
因为市场之所以创下1849点的新低,与当时流动性特别紧张以及人们的悲观预期放大有关。而目前形势开始逐渐稳定下来。
如管理部门表示,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因经济增速放缓转向宽松,也不因当前一时货币增长较快而转向紧缩,这表明下半年流动性增速虽然相对于上半年有所放缓,但仍会比较平稳,而从目前的市场来看,在管理层维稳的政策作用下,如央行已经连续两周全面暂停央票发行,实现了连续的资金净投放,市场利率也已经稳定下来,如8日隔夜回购加权利率收于3.25%,7天回购加权利率收于3.67%,已分别比6月20日创出的历史高点回落约850BP和800BP,货币市场利率也正逐步接近5月下旬流动性趋紧之初的水平。
再如中央虽然没有出台具体的稳增长措施,但是近期相关政策的落实将有利于稳增长,它们包括:国务院常务会议在部署审计后整改工作时指出,要研究激活财政存量资金,将更多财政闲置、沉淀的资金引导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这些领域包括棚户区改造、节能环保、公共服务业、城市基础设施等;金融“国十条”再谈到如何引导金融加快行业转型时也强调,金融要保证重点在建续建工程和项目合理资金需求,积极支持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工程建设。这都意味着更多的资金下半年将进入稳增长领域,从而有利于经济复苏。
因此,目前市场不必过于忧虑,下半年流动性的平稳以及经济环境的逐渐改善仍有利于市场走稳,等到下周市场消化完经济数据的利空后,市场在二次探底后有望缓慢回升。
- 热点关注 Hotat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