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学术讨论:“唯论文”观点揭示出的深层次问题
2020年08月03日
分享:

“唯论文”观点揭示出的深层次问题

一、“唯论文”与利益有关

关于论文的讨论,实质上是利益之争。职称晋升条件规定了论文数量及其发表刊物的级别;人们各种待遇也与SCI、核心期刊论文数量相关;学校考核、奖励甚至提拔干部都要求论文数量等,这些都与个人利益都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

利益就是导向,需求就是市场。由于论文需求的常态化,人们将发表论文当成了法定行为,以至于大家不遗余力的去发表论文。因此,一些杂志社、会议公司也根据市场需求,将出版论文作为挣钱牟利的重要手段,这其中不乏一些国外期刊杂志。当前的科技活动中,有相当一部分的研究、学术属性逐渐变了味,买卖论文、枪手等名词应运而生。

每个经历过职称晋升的人都深有体会,为了评职称,首先要做的就是在论文数量及其刊物级别上达标。经验是在体会中产生的,人们逐渐发现“会议论文”途径简捷、且大都是EI、ISTP收录,只要你缴纳费用、稿件的英语句段通顺即可录用,而对论文的其它方面则要求不高,比如专业技术性要求、参加会议宣读要求等。后来一些SCI期刊也如出一辙,再后来国内一些期刊也开始与中介联合、收高价、代写代发论文等。

这些问题搞乱了学术生态、搞乱了学校秩序,有人一门心思在这方面下功夫。有一次召开部分高校科研管理交流会,有的学校发言时指出:我们学校的一个老师,一年取得了50多个软件著作权证书,按照奖励规定,他要得到10万元奖金;另一个学校则说:我校有的老师与中介公司合作,一年取得多个专利。除了别人说,我自己知道的:一年获得EI会议论文奖金4万元、一年有10篇SCI论文署名的人和事都是真实的。

很多单位都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争论却此起彼伏。有人认为:不看论文数量就无法制定评职称的科学标准;有的说:在SCI期刊发表的论文就代表了高水平;还有的反对:不做量化指标,如何进行考核等等。这其中不乏所谓“大家”,他们都是论文大户,而且是SCI大户。

论文的乱象与矛盾观点似乎各有原因。但我们认为:论文乱象是灾难性的,反对“治理唯论文”者观点是片面的,或者其本人就是“论文”既得利益者。

二、“唯论文”者的辩解

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指向是: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两院院士大会也指出“人才评价制度不合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现象仍然严重”。

之后,国家又先后出台文件,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要求:以破除论文“SCI至上”为突破口,小切口、大转向,拿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实招硬招,破除“唯论文”,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2020年初,教育部、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又先后出台文件,就破除“唯论文”及SCI、专利有关问题做出政策指示。(教科技〔2020〕1号;教科技〔2020〕2号;国科发监〔2020〕37号)。

尽管国家的态度明确,但还是阻力重重,阻力并不来自普通教师和基层职工,主要来自于那些“论文高层次”人物。普通老师基本是“唯论文”的反对者,他们不愿意投机钻营,不愿意与中介合作买卖论文,不愿意“科研”造假写论文,不愿意在别人成果上随意署名等等。他们是科研成果的匮乏者,职称晋升的落后者。另一些论文能力强的人则是:职称晋升的早、待遇享受的好,成果奖励的多,干部提拔的高。当然,其中一部分是真正的科学研究者和成果取得者,是应该获此殊荣的。

如果大家都按正规途径从事科研活动,那么取得成果多、贡献大者,理应得到相应的地位与收益。但前面提到的论文乱象,说明整个科研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不道德的学术交易行为,如果还用我们正常评价方式来衡量一个人的科研贡献,显然有失公平。

论文评价的不公平性表现在,很多人只看论文数量和期刊牌子,不看质量。这是本末倒置、不科学的做法。教育部、科技部文件关于规范SCI的实施意见和反对“唯论文”的措施,核心是要求“分类评价,从评价上要解决一刀切问题,既不能只看论文,也不能都不看论文”,文件强调:“坚决摒弃以刊评文,评价重点是论文的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

可是有人就是看不到文件中:坚决摒弃“以刊评文”这句话,他们嘟囔到:不看论文看什么;强调“不唯不等于不讲学术论文”等,总是想把重视论文质量、不以刊评文的基本思想往偏处引领。本来,一些大专家们明白,SCI期刊有质量把关好的,但也有一部分是花钱就能发的,完全根据SCI期刊是不能全面体现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的,他们应该讨论今后如何把好论文的质量关,可他们没有这样做。

三、转变观念很重要

对“唯论文”观点的争论源自于因论文能带来利益与相关乱象。国家出台新政策之目的,是改变过去那些不合理和不科学的评价方式,使评价回归正途。但是,有些“功成名就”者是靠发SCI论文成功的,他们对国家新政策有“抵触”情绪,不愿意接受,有人读到文件的一半就发表意见;有人则千方百计、断章取义的将文件精神解读为和自己的想法一致,为自己的论文观辩护。

总之,人们立场不同,诉求不同。有的人是论文既得利益者,不愿放弃;有的人则是潜心研究者,论文是他们真实的研究成果;还有的人是漠不关心者,对此不感兴趣。但无论哪类人,在当今社会环境中生存,都要适应社会发展趋势,要按国家要求去做。不了解国家政策,抱着固有观念不撒手而只管走独木桥者,只会影响自己的事业进步。

实际中,除了要做到转变观念,还应当有切实可行相关制度措施来把控论文质量。

四、应当采取措施做好论文质量评价工作

要落实论文质量评价的措施,首先要在政策上对评价工作奠定基础。现实中,很多人对上级文件漠不关心,只关注和自己利益有直接关系的。有的领导对上级文件仅仅是批转给相关业务处室,自己并不详细阅读学习,在引导学校发展方面缺乏准确性,这些都需要纠正。

其次,采取有效手段评价论文质量。在推进“不唯论文”工作中,最主要的就是“如何评价论文的质量”。这是当前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过去形成的做法是根据期刊级别,决定论文质量。但现实中这样做出了问题,一些杂志期刊不按常理出牌了,发表在某些期刊或被收录的论文也不一定水平高。

为此,有人提出请外面的专家评审。但这也有问题,因为从专家评审活动中,特别是低级别的项目评审中我们看到:确实存在人为影响因素。比如:项目申报评审中,虽然参评人不知道专家是谁,但是组织者可以给专家打招呼,参评者多是通过关系找组织者帮忙的。专家一般不会拒绝组织者的招呼,因为参加评审对他来说既是“水平的认可”,也有“利益”在其中。如果你经常被“认可”,就经常有专家评审费收入和其它利益。如果不听招呼,下一回就可能不再被“认可”了。

圈里人都知道:因为“专家”有的是,离开谁地球都照样转,主动权掌握在组织者手中。而一旦某人有了职称,就有了专家资格,组织者随时可能用你。不过组织者往往更喜欢用一些“熟悉”的人,因此有些人就成了“固定专家”,而有些人则为了成为固定专家而奋斗。或许有人说:我们聘请的是外省专家,避免了人为因素。但是,外省专家也是你召集的,现行的专家管理机制下,人在千里之外的专家,也期待你的下一次召唤。当专家的次数多,专家费就是不菲的收入,有的人就是“专家”专业户。

当然,评审中一些确实好的项目是能够被推举出来的,但这只是一少部分,大部分项目都是意见不一致和各有说法的,这时,就看有没有人打招呼了,很多项目就是这样评上的。

上述专家与组织者的关系不是绝对现象,但也不是猜测,而是现实,很多人是心知肚明的,就是三缄其口罢了。

再多说一点:过去一般大学里没有几个教授,但现在是何其的多。过去的专家主要体现在学术水平上,现在体现在职称上,至于职称怎么来的,就又回到前面的问题了。

根据上面论述,论文质量的评价不易简单的请外审专家评议,论文质量应采用不同评价方法。

对于应用研究论文的评价,理工科可根据论文中的技术方法是否已经转化或应用于服务社会建设方面;文科则根据研究成果是否被相关部门采纳应用。同时还考察这些论文是否产生经济、社会效益。

对于基础理论性研究,可采取“众多同行”评议的办法评定论文质量,事先由组织者制定评价标准,建立多校联合的专业分类专家库,论文在一定范围内匿名公开,由同行网上评议,关键要做到:事先各方都不知道评价者是谁。之后,再由外审大专家进行专业学术性把关,最后由学校学术委员会决议。

由于参加评议的人事先不明,他们不会被牵制,可以表明自己的真实观点意见,结果也容易界定,如果论文一致被评议为高水平,可以考虑为高水平;如果各占一半,则基本可以肯定不具有很高的水平;如果普遍评议不怎么样,就说明水平不高。对于参加评议的人员,要在事后根据参评证据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以增加他们的参与兴趣。

上述只是一种想法,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应该是可选的。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文中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本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本网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当前评论0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