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黑天鹅:危机中蕴含“升”机
2015年12月15日来源:0
分享:
本周A股市场出现了低位震荡的格局,成交量也持续萎缩。所以,一些基本面有不利信息的个股调整压力增强,比如正处在舆论风口浪尖的新药研发外包服务(CRO)产业股的博济医药、泰格医药等品种,他们的日K线图的头部特征较为明显。但是,也有观点认为,如此的K线图恰恰给长线投资者提供了极佳的低位建仓契机。看来,不同的角度,往往会有不同的结论和操作策略。
飞来行业黑天鹅 股价现黄金坑
从以往A股市场的经验来看,类似于CRO产业的行业黑天鹅事件屡屡发生,较为典型的是2008年下半年乳制品行业的三聚氰胺事件,当时又叠加了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因素,所以,伊利股份、光明乳业等乳制品产业股的股价大幅下跌。其中,伊利股份的股价从2008年9月10日的14元一路跌到当年10月31日的6元多,方才企稳。
不过,有部分资金认为,经过多年的消费理念的培育之后,乳制品已成为当时国人的一种必需品,早晨一杯牛奶,已是生活习惯。所以,经过产业整顿之后,我国居民还会大力消费乳制品。持有此理念的资金随之加大仓位,随后就迎来了收获季节。因为伊利股份从2008年10月底6元多一路扶摇直上,形成了清晰的上升通道,直到2010年4月到达37元的波段高峰后才止住步伐。相对应的是,则是业绩的持续大幅回升。
这其实就说明了行业黑天鹅事件袭来,短线对行业内的所有企业,甚至包括上市公司,都会带来较大的经营压力。但是,只要是居民必需品,那么,行业黑天鹅袭来之后的一段时间,却是有利于产业龙头企业的。因为,经过产业整顿之后,中小企业纷纷退出市场,龙头企业顺势抢占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向优质企业靠拢,从而完成行业洗牌,优势企业获得成长契机。在此背景下,行业黑天鹅飞来时的股价下跌的确是挖出了一个黄金坑,对产业发展脉络把握得较为透彻的投资者容易把握住如此的契机。
短暂利空难掩长期产业发展趋势
当然,行业黑天鹅对股价的影响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2012年11月的白酒塑化剂事件,当时整个白酒板块出现了股价集体回落的态势,酒鬼酒的股价更是持续跌停板。但随后的股价表现则出现了分化的走势,贵州茅台、五粮液、老白干酒等出现了强劲回升的态势。而酒鬼酒则持续低迷,业绩也随之下滑,最终戴上了ST帽子。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白酒的竞争激烈程度要强于乳制品。而且,白酒的必需属性上,要远远低于乳制品。换言之,替代空间大。但是,对于行业龙头的贵州茅台、五粮液等来说,由于品牌护城河的存在,他们迅速走出了塑化剂因素的影响,业绩仍然保持着稳定回升的态势。故股价表现也相对抢眼。
综上所述,对于行业黑天鹅事件来说,只要是必需品,那么,对行业发展的长期影响并不大。但是,对行业内的相关企业来说,影响就大。黑天鹅的领头鹅往往会被各方力量抑制,甚至消灭,乳制品三聚氰胺事件的事发源头三鹿品牌就从消费者心中消失了就是如此。
因此,对于行业黑天鹅事件,需要仔细思考。一是要认清行业黑天鹅事件后,行业需求会不会因此消失了。如果不会消失,那么,市场的需求仍然存在,相关上市公司的订单也就会存在。那么,股价的急跌之后还会迅速回升。二是要认清行业黑天鹅事件对相关企业的影响。凭借着资本市场的资本平台支持、品牌优势突出的上市公司则有望借此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循此思路,对于当前CRO产业来说,虽然目前面临着一定的产业政策压力。因为媒体报道称,随着药品注册申请自查核查的逐步深入,相关CRO企业涉嫌临床数据造假。但是,CRO的市场需求仍然存在,而且随着未来仿制药的爆发式增长,CRO的市场需求将更为旺盛。在此背景下,相关上市公司可能会凭借着资本市场的力量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带来相应的投资机会。其中,泰格医药、博济医药、亚太药业、太龙药业等个股均涉及CRO产业领域,他们短线业绩可能会有所波动,但在2016年下半年有望重启高成长路程。
飞来行业黑天鹅 股价现黄金坑
从以往A股市场的经验来看,类似于CRO产业的行业黑天鹅事件屡屡发生,较为典型的是2008年下半年乳制品行业的三聚氰胺事件,当时又叠加了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因素,所以,伊利股份、光明乳业等乳制品产业股的股价大幅下跌。其中,伊利股份的股价从2008年9月10日的14元一路跌到当年10月31日的6元多,方才企稳。
不过,有部分资金认为,经过多年的消费理念的培育之后,乳制品已成为当时国人的一种必需品,早晨一杯牛奶,已是生活习惯。所以,经过产业整顿之后,我国居民还会大力消费乳制品。持有此理念的资金随之加大仓位,随后就迎来了收获季节。因为伊利股份从2008年10月底6元多一路扶摇直上,形成了清晰的上升通道,直到2010年4月到达37元的波段高峰后才止住步伐。相对应的是,则是业绩的持续大幅回升。
这其实就说明了行业黑天鹅事件袭来,短线对行业内的所有企业,甚至包括上市公司,都会带来较大的经营压力。但是,只要是居民必需品,那么,行业黑天鹅袭来之后的一段时间,却是有利于产业龙头企业的。因为,经过产业整顿之后,中小企业纷纷退出市场,龙头企业顺势抢占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向优质企业靠拢,从而完成行业洗牌,优势企业获得成长契机。在此背景下,行业黑天鹅飞来时的股价下跌的确是挖出了一个黄金坑,对产业发展脉络把握得较为透彻的投资者容易把握住如此的契机。
短暂利空难掩长期产业发展趋势
当然,行业黑天鹅对股价的影响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2012年11月的白酒塑化剂事件,当时整个白酒板块出现了股价集体回落的态势,酒鬼酒的股价更是持续跌停板。但随后的股价表现则出现了分化的走势,贵州茅台、五粮液、老白干酒等出现了强劲回升的态势。而酒鬼酒则持续低迷,业绩也随之下滑,最终戴上了ST帽子。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白酒的竞争激烈程度要强于乳制品。而且,白酒的必需属性上,要远远低于乳制品。换言之,替代空间大。但是,对于行业龙头的贵州茅台、五粮液等来说,由于品牌护城河的存在,他们迅速走出了塑化剂因素的影响,业绩仍然保持着稳定回升的态势。故股价表现也相对抢眼。
综上所述,对于行业黑天鹅事件来说,只要是必需品,那么,对行业发展的长期影响并不大。但是,对行业内的相关企业来说,影响就大。黑天鹅的领头鹅往往会被各方力量抑制,甚至消灭,乳制品三聚氰胺事件的事发源头三鹿品牌就从消费者心中消失了就是如此。
因此,对于行业黑天鹅事件,需要仔细思考。一是要认清行业黑天鹅事件后,行业需求会不会因此消失了。如果不会消失,那么,市场的需求仍然存在,相关上市公司的订单也就会存在。那么,股价的急跌之后还会迅速回升。二是要认清行业黑天鹅事件对相关企业的影响。凭借着资本市场的资本平台支持、品牌优势突出的上市公司则有望借此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循此思路,对于当前CRO产业来说,虽然目前面临着一定的产业政策压力。因为媒体报道称,随着药品注册申请自查核查的逐步深入,相关CRO企业涉嫌临床数据造假。但是,CRO的市场需求仍然存在,而且随着未来仿制药的爆发式增长,CRO的市场需求将更为旺盛。在此背景下,相关上市公司可能会凭借着资本市场的力量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带来相应的投资机会。其中,泰格医药、博济医药、亚太药业、太龙药业等个股均涉及CRO产业领域,他们短线业绩可能会有所波动,但在2016年下半年有望重启高成长路程。
- 热点关注 Hotat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