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1日,大北农(002385)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8.14亿元,同比增长37.62%,实现归母净利润19.56亿元,同比增长281.02%,扣非归母净利润15.93亿元,同比增长384.93%;并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公司业绩取得大幅提升主要得益于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引领、以客户服务为导向、以技术创新驱动为核心、以科技产品为抓手”的经营策略,在农业发展机遇中抢占了先机。
各板块业务发展稳步推进
一、养猪产能恢复,盈利快速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控股及参股养殖公司共销售生猪185.28万头,同比增长12.85%,实现销售收入703,248.22万元,同比增长109.68%。其中控股养猪公司销售109.65万头,同比增长16.04%,实现销售收入380,138.96万元,同比增长98.02%;参股养猪公司销售75.63万头,同比增长8.54%,实现销售收入323,203.88万元,同比增长125.35%。
报告期末,公司控股及参股养猪公司生猪存栏236.78万头,同比增长170.90%,其中基础母猪(不含19.54万头后备母猪)存栏23.86万头,同比增长150.72%。报告期末,公司控股养猪公司生猪存栏128.54万头,同比增长189.78%,其中基础母猪(不含6.11万头后备母猪)存栏14.54万头,同比增长177.17%。
二、主业饲料收入较快增长。报告期内,公司饲料销售收入为1,658,662.70万元,同比增长27.20%,饲料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72.90%。饲料销售量为466.20万吨,同比增长22.94%。其中猪饲料327.40万吨,同比增长17.27%;水产饲料43.14万吨,同比下降8.57%;反刍饲料47.31万吨,同比增长40.35%;禽用饲料47.42万吨,同比增长160.87%。
三、作物科技产业。报告期内,公司种子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79%。种子销售数量为1,900.18万公斤,同比增长2.89%;销售收入为40,775.07万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公司玉米种子销售收入13,051.69万元,同比增长30.33%;水稻种子销售收入26,341.71万元,同比下降5.77%。
四、农信互联。2020年,农信互联平台总用户数达到419万人,企业用户56万家,发展农信会员563家,活跃母猪头数208万头,农信平台直营、返点、订单合计总流量实现934亿元,较上年增长139%。此外,本年度农信互联荣获各类奖项20余项,包括荣获2020年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绿色创新类别—优胜奖”、2020中国金融科技应用创新奖、2018-2020年度中国互联网行业公益奖等奖项,荣获2020中关村金融科技30强、2020中国SaaS新锐企业TOP10、2020数字农业新基建服务平台TOP50等称号,荣登2019年中国独角兽企业、中关村高成长企业百强等榜单,在行业内的品牌影响力日益提升。
综合各产业来看,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2.03%,同比增加了2.12个百分点。其中饲料产品毛利率为15.76%,同比减少了3.43个百分点,主要系本年度实施新收入准则后,运杂费等合同履约成本计入营业成本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所致。种子产品毛利率为36.74%,同比增加了6.05个百分点,疫苗产品毛利率为42.84%,同比增加了12.15个百分点,兽药产品的毛利率为59.69%,同比增加了4.6个百分点,猪养殖产品的毛利率为52.34%,同比增加了28.33个百分点。
研发驱动 转基因种业优势突显
截至报告期,大北农拥有科研人员2652人,其中61名博士、262名硕士,国家级创新创业领军人才4人,北京市科技新星3人,北京市优秀青年拔尖人才2人,北京市市级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1人,北京市优秀青年工程师4人、海英人才7人。
大北农在自身研发投入不断加大的基础上,积极承担国家级和省级科技项目,2020年在研养殖类科技项目6项、种植类科技项目22项。公司本年度新设立《月桂酸单苷脂、抗菌肽、中药提取物在肉鸡上代替促生长类抗生素效果的研究》等自立研发项目6项。知识产权方面,近年公司在第三方评估中,凭借在研发投入及企业技术布局方面做出的努力,以专利实力92.50的高分,荣登“中国企业专利500强榜单”第八位,在农牧行业中位列榜首。
2020年新浪财经媒体根据东方财富旗下金融数据平台Choice及全球专利投融资情报系统六棱镜(Sixlens)相关数据发布“中国世界级科技公司”专题内容,其中,公司荣膺农林牧渔行业专利申请总量排行榜第一、专利授权总量排行榜第一、发明专利申请量排行榜第一、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排行榜第一、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排行榜第一、同族专利数量排行榜第一、有效发明专利排行榜第一、有效发明专利维持年限排行榜第一、专利被引用总次数排行榜第一共九项榜首。
2020年,公司新增申请专利76件、授权专利86件,累计专利申请1805余件,累计授权1030余件,累计有效专利约980件,累计有效发明专利约420件。新增植物新品种权授权32件(水稻18件,玉米14件),植物新品种权累计授权246件(水稻120件,玉米126件);新增自主选育国审水稻品种17个、国审玉米品种6个,自主选育国审品种累计142个(水稻89个,玉米53个);玉米品种累计通过审定7次(其中国审6项次);水稻品种累计通过审定29项次(其中国审18项次)新增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认定2项,累计获得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36项。新增国家新兽药证书1个,累计获得新兽药证书7个。
业内研究人士看好公司前景
大北农年报公告后,多家券商研究机构发布研究报告,对公司的投资价值给予“推荐”评级。
平安证券蒋寅秋展望2021年,认为大北农饲料景气持续向上,养猪业务成本持续改善,猪价高位震荡缓慢下行,高盈利周期有望拉长。转基因种业先发优势明显,未来有望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
天风证券吴立、林逸丹对大北农跟踪密切,看好2020年大北农饲料科技产业的一省一策,公司推出的“1+1+N”产品战略,针对养殖户重点关注的有效保障乳猪快长、母猪多仔、母猪壮仔等需求,推出宝贝料更新换代产品。预计2021年,公司规模猪企出栏规模或加速,高端前端料销量有望持续增长。
截至2020年底,公司控股及参股养猪公司生猪存栏236.78万头,同比增长170.90%,其中基础母猪(不含19.54万头后备母猪)存栏23.86万头,同比增长150.72%,对应2021年出栏有望达500万头以上。猪价方面,预期本轮冬季生猪疫情复发带来的供给缺口或将在二季度末三季度初体现,预计届时猪价有望反弹,2021年猪价仍可能保持高位运行。
该券商赞许大北农转基因种子布局的行业领先趋势,认为转基因落地预期增强。2020年我国转基因商业化进程加速,目前大北农已有DBN9936、DBN9858、DBN9501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覆盖北方春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西南玉米区、西北玉米区、南方玉米区,是目前国内获得玉米转基因安全证书最多的公司,公司与国内常规的玉米杂交品种均合作,按照常规品种的覆盖面积可达约2亿亩。考虑到公司在转基因育种领域的领先优势及长期空间,继续重点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安信证券周泰也强调了大北农的研发实力,公司现已具备持续推出新品种、新性状、新技术的强大研发能力。公司还将目标精准定位在中国与南美两大市场,玉米及大豆两大作物,耐虫和除草剂两大性状,继续强化公司转基因技术先发优势,多次获得转基因证书。玉米性状产品上:2021年1月,公司玉米性状产品DBN9936(丰脉保抗)及其庇护所DBN9858继获得北方春玉米区的批准之后,又获得了黄淮海夏玉米区、西南玉米区、西北玉米区、南方玉米区的安全证书(生产应用)。至此,公司第一代玉米性状产品(组合)已经在全国范围获得生物安全法规批准,应用区域从北方春玉米区拓展至全国地区。2月,玉米性状产品DBN9501获得了北方春玉米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大豆性状产品上:耐除草剂大豆DBN9004也于2月获得北方春大豆区生产应用的安全证书,并正积极申请在申请海外许可。随着近期转基因相关政策的不断推进,转基因种子商业化进程加快,考虑到转基因技术研发壁垒较高,大北农将凭借其转基因先发优势,有望充分享受行业爆发红利。
- 热点关注 Hotattention